筆者青春期時,在幾個發小的帶動下知道了一些不可描述的網站。或許是因為還沒有發育完全,當他們欣賞老師們的作品時,我卻在思考另一個問題:這網站是誰做的,他為什麼會免費給我們看?


【推薦學習】

你知道嗎?

消費者只用了7秒,決定要不要繼續逛你的網站

而視覺設計,是消費者認識企業品牌形象與定位的第一印象

→藉由視覺設計,停下消費者的目光

undefined

↑↑點擊上圖,立即學習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又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免費互聯網產品,一直到今天,免費始終是互聯網產品的絕對主流。

 

我們不妨做個小測試:現在,報出你最常用的 5 APP,然後想想,它們收費嗎?

 

我最常用的 5 APP 是微信、微博、嗶哩嗶哩、得到、ofo,可以說都是免費的(得到有兩個免費的音訊節目,ofo 的月卡只要 1 元,還是參加活動送的)。但是我們知道,這 5 個產品的背後都有著規模不小的團隊,消耗著巨大的成本。那麼,這些提供免費產品的公司靠什麼生存呢?

 

免費的 4 種形式

 

儘管本文討論的是免費產品,但是為了將這個問題分析清楚,我們有必要擴大討論範圍,把表面上收費而實質上免費的產品也納入文中。具體來說,免費有 4 種形式:

 

免費產品,比如 360 安全衛士;

不掙不賠,按成本價賣東西,比如小米;

雖然收錢,但是掙得特別少,比如美國的連鎖超市 Costco

更有甚者成交一單就賠一單,比如淘寶上 8 8 包郵的賣家。

 

因此,本文所說的免費產品“0 利潤產品的泛指。如前所述,這個“0 利潤也是泛指,可能是微薄的利潤,也可能是負利潤。
 

 

知道了免費的 4 種形式,接下來我們要分析,為什麼這些公司要做這種賠本買賣。分析將從「成本」和「收益」兩個方面展開。

 

免費如何降低成本

 

眾所周知,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比如我是開造紙廠的,廠房、機器設備就是我的固定成本,無論造 1 張紙還是造 1000000 張紙,這部分成本都是不變的;而紙漿、電費、人工等就是我的變動成本,紙造得越多投入得就越多。
 

 

免費能降低固定成本。以小米手機為例,雷軍堅持的做法是 10 倍的研發成本做出 100 倍的銷量;用小學 2 年級的數學計算可知,在研發成本上,攤到每台小米手機上的固定成本只有其他品牌的十分之一。免費最大程度地刺激了銷量,也就最大程度地攤薄了固定成本。

 

互聯網公司的優勢還在於,它們不僅固定成本低,而且變動成本趨近於 0,因此相對于傳統企業,它們的免費更便宜。

 

小米銷量再高,它的固定成本被攤得再薄,手機也不可能白送給顧客,因為每生產一台新手機都要投入原材料、晶片等不菲的變動成本;而微信的 APP,從七億用戶發展到八億用戶,相對來說並不會增加太多變動成本。滴滴、ofo、餓了麼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說,互聯網公司賺第一個 1000 萬要投入幾個億,賺第二個 1000 萬可能就只需要投入幾百萬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免費怎樣獲得收益?

 

前文講了免費如何降低成本,但是成本再低,沒有收入也是虧錢。那麼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既免費又掙錢的呢?

 

1、試用期

 

試用期是讓你體驗產品,引導你後續為之付費,比如 Photoshop。但是,這種模式非常危險,很容易被後來者通過永久免費攪局。

 

不知你是否記得這只可愛的小獅子:

它的主人叫「瑞星」,曾經在殺毒軟體市場佔據很大的份額,後來被 360 的免費模式打得丟盔棄甲。如今 360 的用戶達到 4 億,成為了絕對的壟斷企業。

 

不過,如果產品成本夠高,試用期免費策略也能成為有效的競爭手段,因為競爭對手可能連試用期都負擔不起。比如幾年前的打車軟體大戰,雖然只持續了幾個月,但是燒掉了幾十億的真金白銀,市場從群雄逐鹿變成了滴滴一統江湖。

 

後來,壟斷了市場的滴滴結束試用期,大大提高客單價,開始放心研究賺錢的事兒了。如下圖所示,現在滴滴打車並不比直接打車便宜。

 

 

2、免費+收費

 

QQ 免費用,但是它的紅黃藍綠青藍紫鑽都要錢。筆者初中時,能在 QQ 空間充黃鑽的都是貴族,留言板都好幾千人來踩踩的。

 

當然,這種虛無縹緲的好處今天不太能打動用戶了(除了直播打賞),收費一般都對應著實實在在的功能:

 

遊戲中的人民幣玩家能輕鬆碾壓對手,筆者至今還記得前幾年玩「地下城與勇士」時的絕望心情。

 

印象筆記免費版一個月只能上傳 60MB 流量,功能也比較單一,收費版則非常好用。

 

陌陌也是免費的,但是裡面很多美女設置了不是會員沒資格跟我聊天(如下圖),於是大量男性用戶痛快剁手。

 

最有趣的是歐美的一家黃色網站,它家的 AV 全部免費,但是必須同時按住“QSPL”四個鍵才能正常播放,否則就黑屏。據說沒幾個用戶能堅持一直免費使用。

3、為高利潤產品引流

 

這種模式用行話說叫交叉補貼,其開山鼻祖是吉列。大約 100 年前,吉列發明了刀架與刀片分開的剃鬚刀,但是一年只賣出去了 51 把。為了培養人們的消費習慣,吉列千方百計地把刀架免費送給消費者,搞得全美國的男人幾乎人手一個,之後一次性刀片的熱銷就水到渠成了。

 

不少互聯網公司深諳此道:

 

我們常用的搜狗輸入法,利用免費的輸入軟體打造品牌,然後再利用品牌效應開發高利潤的搜狗搜索、搜狗流覽器和搜狗網址導航。

 

雕爺創辦的河狸家,通過賠本的美甲生意為高利潤的美容生意引流。

 

淘寶賣家用 8 8 包郵的爆款產品沖銷量和引流,然後用店裡的其他產品收割長尾流量,或者用買四送一之類的促銷手段引導消費者買得更多來賺錢。

 

前文提到的「得到」,通過免費的李翔知識內參羅輯思維引來大量用戶,進而將他們轉化為其他專欄或每天聽本書的付費用戶。

4、協力廠商市場

 

這類企業非常良心,鐵了心不收用戶的錢,而去掏協力廠商的褲兜,行話叫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

 

比如咪蒙把文章免費推送給讀者閱讀,她從在投軟文廣告的公司身上掙錢。採用這種盈利方式的產品非常多,比如插播 feed 流廣告的微博、知乎、今日頭條,提供 APP 展示位的小米應用商店、豌豆莢,在片頭、片中和片尾各插一段廣告的優酷、愛奇藝等等。

 

有些商家把這種商業模式玩出了花,非常有趣:

 

河南鄭州的一個餐廳吃飯免費,但是顧客需要穿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廣告長廊,背出三條廣告才能吃飯;通過收廣告費,餐廳老闆 2 年掙了 100 多萬。

 

德國瓦爾公司把連鎖公廁開遍全國,供市民免費使用,也是掙廣告費,每年營收 3000 萬歐元,相當於人民幣 2 億多元。

 

 

5、非貨幣收益

 

並非所有商家都在打錢的主意,在他們眼裡有些東西比錢更值錢,比如數據。

 

美國的連鎖超市 Target,突然被一個父親投訴,說是侵犯了她女兒的名譽權。原來這家超市總給他女兒發嬰兒奶粉、紙尿褲等孕婦才會關心的郵件廣告,而他的女兒才剛上初中。超市經理趕忙道歉,沒想到 2 個月後,父親登門道歉,因為他的女兒真的懷孕了。

 

其實這家超市壓根不知道這女孩是誰,但是超市的系統卻能監測到女孩最近買東西偏好的變化,比如突然換了味道淡一點的洗髮水等等,從而判斷出她可能懷孕了。

 

大資料有如此力量,商家的生產、物流、庫存、行銷、銷售等環節都能做到更加精確;而作為業內公認的下一個風口,大資料的力量還遠不止如此,難怪商家們寧願免費也要把數據拿到手了。

 

總結

 

看來,天下終究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免費使用著的互聯網產品,要麼還在試用期(比如 ofo),要麼利用我們襯托付費用戶的光芒(比如鬥魚直播),要麼想把我們引到付費的地方(比如得到、優酷),要麼對我們別有所圖(比如資料公司阿裡)。當然,也不排除還沒有探索出盈利模式的產品(比如墨蹟天氣),但也只是沒有探索出來罷了。

 

看懂這個層面後,我才明白,當年給我們免費放電影的小老闆並不是性教育工作者,更不是網友們山呼的好人一生平安,而是互聯網行業免費模式的先驅啊。

 

雷軍將免費稱作互聯網行業的基石,可見這免費二字非同小可,值得每一位互聯網從業者深思。

 

如果你也想踐行免費的商業模式,記住這三個關鍵字:先免後收、協力廠商市場、交叉補貼。財富自由在向你招手哦~

 

附:淘寶上3元還包郵的內褲,是怎麼做到月賺4萬以上的?

 

認為一般人通常思考的是:做小生意沒多少利潤,有時候甚至不如替人打工呢,這樣做何時才能發財呀?

 

溫州人說:做生意就是要掙錢,能掙一分是一分,小生意,大市場,只要市場做大了,幾厘的利潤照樣能致富。

 

溫州人賣紐扣,每粒只賺1分錢,溫州人幹;做標籤,每條只賺幾分錢,溫州人幹;修鞋子,每雙隻賺2毛錢,溫州人也幹;賣服裝,每套只賺幾元錢,溫州人還幹。

 

有些人認為,做買賣就要做大買賣,小生意沒什麼賺頭,不屑一顧。事實上,生意不在大小,只在最終賺得的利潤。所以,溫州產生了紐扣大王、標籤大王、服裝大王。
 

 

小生意儘管賺得少,但是,投資少,風險小,薄利多銷,積少成多,就能夠賺到許多錢。在淘寶網上,前幾年玩9.9元包郵,暴富了一些,瘋狂了一時。如今9.9包郵已死,因為會玩這樣玩的人太多,掙不了什麼錢。

 

如今3.65元包郵正當時,效果很好,很多人看不懂,稀裡糊塗的;但是真正的玩家,從不覺得這個是扯淡。

 

你以為是虧本賺人氣?我要告訴的是如何通過3.65元包郵賺錢。甚至一個月賺4萬以上。

 

 

廢話不多說,上案例

 

 

在淘寶搜索女士內褲,我注意到了一家店鋪,只賣3.65元每條,並且還有3646人購買了。請看圖:

 

 

大家請注意黑色選框內的文字和數位:女式內褲和3646人收貨。

 

 

按上圖說明,這款內褲,是一款大眾化的內褲,這個店鋪,絕不是為了用虧本策略去打造品牌或者做全店行銷。而是實實在在的靠這款產品去賺錢的。

 

首先看,在設置上,設置為包郵,價格是3.65元。進去看見,在尺碼處,寫明:3件包郵。實際上,店鋪是只是暗示作用,你只買一條他也會給你發貨,因為設置了包郵,你可以投訴他。店家心裡也是明白的。

 

 

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

 

 

30天成交件數:13260

30天成交人數:4636
 

單價:3.65元包郵
 

30天銷售額:13260*3.65=48699
 

人均購買條數:13260/3646=3.63(也就是說一個月內平均一個人買了4條左右)
 

那麼一個人在店內消費了:3.63*3.65=13.24

好,我們下面來看,每一個消費者消費了13.42元包郵買了4條左右內褲,那麼店家會不會虧本呢?大家拭目以待。

 

 

成本是2.35元,量超大貼牌生產還可以少,算2元,可以吧。

上面我們計算過,每個月平均每個客人買了4條,那麼就是3.63*2=7.26

 

快遞費是多少呢?快遞費應該是4元。為什麼呢?因為我問客服,一條發貨不?客服告訴我,一條也發貨,但是加4元的快遞費。

那麼一個顧客的成本是:7.26+4=11.26
 

上面我們已經計算出來了,一個顧客消費是13.24元,下面我們用消費額減去成本就可以得出商家在一個人身上賺了多少。

 

一個顧客的利潤:13.24-11.26=1.98元,除去包裝,就算1.5元吧。

每個顧客有1.5元利潤,月成交人數是3646人。

月利潤:3646*1.5=5469元,我還想說的是,客服告訴我,雙十二那個月,賣這款產品賣出了十幾萬件。
 

幾萬件意味著憑這件商品,每個月他們家店鋪就會賺到幾萬了。

 

 

這個操作手法,需要刷單?需要直通車?需要上活動?NO!

 

什麼都不做!簡單至極。哪怕人家貨爛,做半年關閉店鋪吧!也賺了90萬。需要庫存不?需要牛逼的美工不?需要車神刷神seo?

 

所以,思路決定出路;不要叫苦連天的,虧本丶不賺錢丶沒生意?思路。你根本沒有!

 

在淘寶網上,有許多商家,很多商品也是採用這種手法做的。比如說,夏季做口罩、冬季做袖套。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女性使用者多,價格低,產品本身容易損耗。

 

這家店鋪不單單是賣這件商品,她還賣這其它商品,並且採用的手法和這個產品差不多。估算這家店鋪每月盈利應該在6萬左右。

本文轉載自《創咖幫》

 

【特別提醒】點擊下圖,立刻開啟你的商業智慧

undefined

arrow
arrow

    品牌跨境加速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