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jpg

 有一個頭腦,分辨本質與二手邏輯更換環境,很多人會死在對二手邏輯的信仰上。我對二手邏輯的定義是:在某種特定情況可以成立的理論框架。任何理論都有邊界,從一個場景移植到另一個場景,是不是超越了它的邊界,這是需要格外留心和甄別的問題。

要去找到所有事情背後最本質的最樸素的內核,那一定不是理論體系,一定不是模型和框架,體系越複雜,應用場景就越有限;理論越完備,適用條件就越苛刻;忘記那些結論,應用那些方法,用外企教給我們的思考方法,去發現這個行業這個產品這個渠道這些用戶的動機、障礙、習慣,不要套用,不要照搬,不要簡單地移植。 


【推薦學習】

中國電商新零售三大紅利:一是人口紅利、二是城鎮化、三是國際環境變化

智慧化、專業化都離不開消費者支持,強調新零售格局會以信用體系為基礎

泛娛樂、精品化和大IP將成為文化娛樂行業重要的發展趨勢

【RefLink跨境來聊】中國電商新零售發展X文化娛樂機會點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立即瞭解課程

封面.jpg

課程連結:https://pse.is/AG92W


週末,寶潔30週年的盛大慶典刷了三天屏,500人的校友會在廣州舉行,大家歡慶、感懷,彼此擁抱著合影,驕傲自己曾經是這個偉大公司的一員;P&G,這個百年曆程的公司,為中國輸出了一批又一批了不起的職場人才,他們正直、深思、專業、進取,充滿熱情與勇氣;

同一天,HR在工作群裡發了一條消息,說跟我一樣來自PG的一位總經理離職了,他在這個公司呆了不到四個月。同事說他刷新了寶潔在本公司就職最短的紀錄。寶潔,在他們眼中,成為光環與懷疑並存的名字。

m1.jpg

外企與民企。像江湖中的兩大派別,彼此對望,彼此誘惑又充滿忌憚。外企是一個高大上的殿堂,有完整的戰略,精密的流程,統一的價值觀,充沛的人才、供應商、客戶資源;而民企則是一個身懷絕技的江湖高手,有著野狼一樣的心智,軍隊一樣的團隊,不計成本的死砸廣告的精神,接地氣的Copy& Paste,在外企跟global扯淡的空檔,迅速佔領了種種先機。

民企人一直想從外企學點什麼,他們總在懷疑自己的思路和打法不是完備和優越的,他們冥冥中相信那些百年不死的外企掌握著普適性的真理;而外企人總想去民企試試自己,他們厭倦了外企里火柴盒般狹小的權利範圍以及過於縝密、緩慢的流程,卻又害怕失去外企的優渥待遇被狼群踩死。

今天是我離開寶潔,進入民企的第278天,魔女小姐說:「千萬不要寫文章啊,江湖的險惡在兩年後也會忽然閃現出來,只要一寫文章就啪啪打臉。」但時常被假故事刷屏,想在新舊交替的日子裡做個小小的總結,算是這二百多天的「生存攻略」。

m2.jpg

攻略第一條:

有一個頭腦,分辨本質與二手邏輯

更換環境,很多人會死在對二手邏輯的信仰上。我對二手邏輯的定義是:在某種特定情況可以成立的理論框架。任何理論都有邊界,從一個場景移植到另一個場景,是不是超越了它的邊界,這是需要格外留心和甄別的問題。

很多人離開寶潔的第一份工作都做不太久(我當時只做了一個月),他們會被撲面而來的混亂嚇到。在頭腦中固有的「Framework」和最基本的「Believe」忽然失效了:為什麼沒有Project Leader呢?為什麼大家都不用日程表發會議邀請呢?為什麼不同地方的Visual相差這麼多呢?為什麼凡事都要問客戶意見呢……很多無法理解的現象會顛覆十幾年外企的認知,混亂中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地方太亂,呆不得。

跟寶潔這樣的公司比起來,所有的地方都是「亂」的。在我入職一個月的時候,老闆問我對這個品牌的感受,我說:「我們品牌不像寶潔的品牌,是被設計好的,或者國外成功的品牌移植過來,她們統一、完整、自圓其說,我們的品牌是經過二十幾年自己生長出來的,像一棵樹一樣,留著很多當時探索和試錯的痕跡,所以看起來她是混亂的、不完整的甚至矛盾的。這也很正常。」

任何狀況的存在,都有它的原因和背景,我們是不是能破開表面,去理解背後的成因,這影響著我們看待問題的眼光我們能不能在一個嶄新而艱難的環境中生存,並不是憑靠忍耐和毅力,而是靠更深刻地理解能力,因為能夠理解,所以可以作出判斷:或者接納,或者改變。

每一個行業都是不同的,快消、耐消或者奢侈品;每一個人群都是不同的,少女、母親、男人,孩子或者老人;每一個渠道也是不同的,超市、專賣店、化妝品店,甚至每個電商平台都有不同的玩法……我們憑什麼可以跳槽,憑什麼可以在如此不同的領域中切換?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當年我的Mentor,在補牙的時候被我打電話要求談心的靖捷先生,搖身一變成為萬眾矚目的天貓總裁,引用他在校友會的Quote——

m3.jpg

要去找到所有事情背後最本質的最樸素的內核,那一定不是理論體系,一定不是模型和框架,體系越複雜,應用場景就越有限;理論越完備,適用條件就越苛刻;忘記那些結論,應用那些方法,用外企教給我們的思考方法,去發現這個行業這個產品這個渠道這些用戶的動機、障礙、習慣,不要套用,不要照搬,不要簡單地移植。

在寶潔,我們常常會在不同的品類裡套用照搬,所謂reapply,這不是一個好習慣,電池做個貨架擺在收銀台,剃須刀也要擺,牙刷牙膏也要擺;衛生巾發放試用裝,擦臉油沐浴乳也跟著發放,衛生巾用一次就能感覺出差別,所以試用可以刺激購買,但擦臉油抹個一斤也感覺一樣,發放幾十萬免費的試用裝,真的有用嗎?

但寶潔好在是快消,彼此套用就算沒什麼益處,也算無傷大雅。但這樣的思路換到更大跨度的行業,就非常危險了。

攻略第二條:

放下你判斷人的標準,去面對每個個人

LeadershipStrategic Thinking,CollaborationDiscipline,Mastery,通常的外企有這樣一套統一的評價人的標準。跟老闆談話,每季度的自查,每年的評級,我們都要為自己在這幾項上打分。對待下屬、上級、合作部門,我們也會說「這個人LeadershipStrong」,「那個人Collaboration有問題」,外企在招聘的時候,首先已經用這套標准在甄選,進入公司的人有基本的類似的面貌。據說寶潔裡最多的兩個星座是白羊和天蠍,天蠍以強大的leadershipambition身居高位,而白羊以火熱的Passion for WinningAbility of Solution霸占在中層。

民企的隊伍,在最初就是一個各自不同的小隊伍,有人能思考,有人能幹活。基於這種不同的人的小規模合作,民企逐漸發展出越來越大的部門,各個部門在招聘的時候,更看重的是專業能力,而不是普世性的質素。更何況,匯聚在民企中的人有著非常多元的經歷和背景,來自外企,來自民企,來自乙方,還有本企業培養起來的管培生。在這樣複雜的面孔背後,還有一個令人遺憾的真相:不太高的Pay

所以你不能指望招來斯坦福的MBA,不能指望招來有5年以上外企經驗的中層經理,他們的薪資已經遠遠高於你可以給的。但你必須帶著這支隊伍前進,如果你想做出一樣漂亮拿得出手的東西,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對人才的判斷標準,去了解他們每個個體,根據他們的背景、優勢、動機和願望安排具體的工作,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琢磨,誰和誰可以組合在一起,誰和誰最好不要接觸,誰可以放心讓他自己跟Agency開會,誰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項目,必須事事盯緊指導。

「現在的人都不行,也招不來人,薪資給的太低。」這樣的抱怨像一個死循環,阻隔在你所接手的隊伍和你所期待的成績之間——做不到的,人不行。也有不少人最終放棄,回到外企,是他們「搞不定」民企複雜而面貌清奇的隊伍。固然民企缺少外企素質全面的「三好學生」,卻不免處處都是身懷絕技的「特長生」。能不能用好他們,甚至哄好他們,是個考驗。

「即使那些一無是處的江湖流氓,也是有用的,在年終評級的時候,你可以讓他們幫你扛掉C的名額,心懷坦蕩把他們開掉」。一位在外混跡多年的PG同事深得精髓的說。

m4.jpg

攻略三:

不要敬畏規則和流程,要敬畏人才和資源

民企並不是沒有完善的流程,覺得的民企「混亂」,很多人以為是流程缺失,不是的,缺失的是必要的執行流程的能力和資源。

而外企的人在細密的流程和製度中生活久了,對這些東西產生了莫名的習慣和敬畏。覺得寧可生意做不好,也不能犯了政治錯誤。這樣的思想移植到民企,往往就糟了糕,因為你不敢質疑流程,還就真的什麼也做不好。

比如在外企我們都知道大的營銷項目,要請廣告公司比稿。寶潔舉個旗子,世界各地的廣告公司都提著腦袋趕來,接brief,腦暴,貢獻最優的提案,希望成為PG的合作夥伴。當我來到民企,也被告知,所有的項目都要比稿。然後,當我們舉起旗子,並沒有公司來參加比稿。

還比呢,連一個稿都沒有。 4A公司直接說不管多少比稿費,都不參加比稿;有的公司說「我們不接民企的項目,吃的虧太多」;客氣的一些說「我們最近太忙了,沒有精力」——你要遵循公司流程繼續等下去嗎?

而當我拉來當年合作過的廣告公司,當他們的創意也確實征服了各級經理,我忽然在某一天被「告上法庭」,說這是在「指定供應商」。這是一個很嚇人的帽子。在外企訓練多年,當然知道這是個政治問題。流程和資源,哪個更重要呢?選擇政治正確的安全,還是冒著風險向前衝呢?

很多個晚上,我在工作群里長篇幅的刷屏。我要說一個道理:面對現實。我們是誰,誰願意跟我們合作,先不要奢談完美的流程,先找到可以利用的資源,把事情做起來。

可能老大們被我矇矓了,再也不想看到我深夜的長篇大論,我的項目一個一個被莫名的批准了,帶著「先推進,盡快完善流程」的評語批准了。

m5.jpg

寶潔校友會上,一位HR的話被刷屏了:我們都會從PG離開,我們衷心的希望,你帶著榮耀和更好的選擇離開。多麼寬廣的胸懷啊。我在PG的時候,常常懷著真誠的祝福送走一個又一個手下,送她們去創業,去留學,去各種公司在更高的位置任職。因為我不怕呀,寶潔有的是人才儲備,有的是找不到Assignment的人隨時頂上。在全球各個地區,都有你可以調遣的人,送走了一個,還會再來一個。

但民企不同。外企到處是找不到位置的人,民企卻滿眼找不到人的位置。走了一個人,並沒有人可以補上。沒有全球的人才儲備,沒有Ready to promote的人才梯隊。甚至沒有可以招聘來的人,即使幾個月後招來了,也不確定他能不能堅持過試用期。

今天有一個設計師提出了離職,我仍然保持著在PG的優雅的笑容,說祝福你,希望你找到了令你更滿意的工作。但聊到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補充了一句:萬一那邊幹的不順心,盡快回來。

我並不是喪失了寶潔的偉大胸懷,我只是沒有了寶潔裡多到富餘的人才。

給手下漲薪升職,他們說「謝謝領導」。我很想由衷地跟他們說:不要謝我,是我要謝你們的不離職之恩。

攻略第四條:

不要問老闆要什麼,問問你自己要什麼

外企給人一種安全感。常常可以去問老闆: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的KPI是什麼?你有什麼意見?你做出一套方案,各個部門都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在知識豐富架構合理的組織裡,各部門用專業意見和彼此牽制的KPI做出最優解,儘​​管過程是很慢的,但你知道,這個結果你是不用負全責的。所有人都在Share Responsibility

在外企我們常常抱怨自己沒什麼發揮的餘地。因為被「夾」在各部門之間,各種意見徵詢結束,你的選擇也就定下來了。當我來到民企,忽然發現自己「自由了」。自由是一種可怕的感覺,就是當你在會上隨便說了一句話,所有人都在點頭,然後就要去執行了;當你不確定自己的方案,想拿到會上討論,竟然沒有任何反對意見;你想問問老闆這事靠譜不靠譜,老闆說你最專業,品牌的事我們聽你的意見。

哎呀媽呀,之前是要convince各部門的大小頭目,給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來,而現在,前面所有本該反對的人們,退到的兩邊,一條明晃晃的通途,我卻忽然不敢邁步了。

我的想法真的對嗎?真的靠譜嗎?真的不會搞砸嗎?搞砸了,所有的責任都在我一個人身上。因為我「最專業」,大家都在聽我的。傳說出來做事情壓力大,原來並不是老闆的意見太多,而是沒有什麼意見呀。每次提方案做決定,我都在窮盡之前所有的專業經驗,來論證自己的判斷,但其實,並沒有人聽我的論證,我只是在給自己壯膽,講給自己聽。

在離開外企的日子裡,膽子大成了我最突出的優點。

m6.jpg

有人說在外企是個自我學習和積累的過程,到了民企就都是消耗。我覺得不是。民企是一個讓你探索的實驗室。因為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所以你總是可以「試試看」。

我想收穫點什麼呢?我要做點什麼呢?這又是多麼令人激動、多麼誘惑的問題啊。

比如剛來的時候,很多人告訴我,這裡是不怎麼做電商的,因為有龐大的線下加盟商,內部的組織架構也過於交錯,電商一直不被討論。甚至廣告上都不能放天貓Logo

618做個代言人的天貓首發,竟然一片反對聲。 Excuse Me,難道不是全中國的品牌經理都在跪求天貓小二收下資源嗎?

有一天晚上,我可能不要命了,我給老大發了幾條措辭嚴厲的信息。大意是消費者在哪裡,品牌就要在哪裡。批評說天貓和京東集中著全世界最多的消費者,而我們卻在蒙著眼睛,在這兩個平台上糊弄。我應該是一邊喝酒一邊發的,抱著反正開掉我也能找到工作的念頭,說了不太留餘地的真話。

出乎意料的,老闆回信息說他同意我,他下決心要解決這個問題。幾個月後,我們的電商了真的重整了。 「全渠道品牌建設」被寫在了未來三年的戰略裡。小朋友們興奮的說:「真的嗎?可以全方位擁抱電商了嗎?」

「其實我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商」,我老實的告訴老闆。

老闆看著還在組建中的電商隊伍,看看那個沒什麼粉絲的嶄新的店鋪,看著雙十一的目標,看著我純真的臉——他肯定覺得上當了。

你想要嘗試什麼,想要學習什麼,想要獲得什麼,就去做吧。

你說那失敗了怎麼辦呢?

「大不了被開掉唄,難道還找不到工作嗎?」這是我入職以來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常常抱著被開掉的打算,做了一些決定,說了一些話,吵了一些架——想做點什麼,總會冒著風險,如果想安全的混工資,幹嘛不選個待遇優厚的外企來混呢?

m7.jpg

攻略第五條:

為生活劃出一條界限,不怕得罪人的遵守它

民企有周末嗎?天天加班嗎?嗯,有的。嗯,加的。哪個公司不加班呢?外企會假裝仁慈的鼓勵你「Work Life Balance」,民企則比較實在,連這句話都不說了。

如何保有Life呢?你有勇氣給自己劃一條線,不怕得罪老闆的嚴格遵守嗎?

有一次週末開月度例會,總裁也要參加。我卻早早買了票要帶孩子去看演出。老闆對我很仁慈,批准了我上午請假,等我中午拎著外賣溜進會議室,總裁發現了我,說「哎喲你怎麼遲到這麼久,我們都開完了。」我就厚著臉皮說:「那正好,我走了。」

總裁併沒有記恨我,其實他們都是講道理的好人。

另外一次,週六上午,手下忽然打電話給我,說:「老大讓你下午來一下,他說就來一會兒,有個事一塊聽一下他的想法。」我說我真去不了,我在外面帶孩子。如果一定要我聽,就麻煩你拿個錄音筆錄下來發給我吧。

我的手下很實誠,她真帶了一根錄音筆。我想老大已經氣歪了鼻子,但他還是容忍了我。笑著說:「好吧好吧,你錄吧」。

攻略第六條:

想減少一些壓力的話,就告訴別人「其實我也不知道」吧

從外企來到民企,總是頂著一些光環。好像人家說「哎呀你是北大畢業的呀」。北大為我背書了十好幾年,現在輪到了寶潔。我們要頂住這樣的光環,害怕別人發現我們其實一無所知,因此更看輕了我們。自信與自卑,像一枚硬幣一樣翻來翻去。

m8.jpg

壓力來自你「不知道這件事能不能成功,但你要假裝信心滿滿。」

第一次參加空間組會議,討論店舖裡一塊區域的規劃和設計。大家都看著我,說這是品牌說了算的。我坐在那裡,一點思路都沒有。「可我一點也不懂啊。」一不小心我就沒裝下去,說了真話,「我在快消只擺過貨架,純平面的工作啊。完全沒有空間想像能力啊。」對面的設計總監低頭笑了,說沒見過我這樣當領導的。

我發現這一招很有用,大家不再對我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我也能當個「普通消費者」,給出一些基於自身水平的意見。

後來在年會上,我對全體事業部的同事們說:今年我做的事情,我不知道能否成功,我只知道目標在那裡,只有走出這一步,我們才知道成敗在哪裡。

再後來在訂貨會上,我對一千多位加盟商說:這是我第一次做這件事,完全沒有成功經驗,連失敗的經驗也沒有。但我覺得值得嘗試一下,所以想跟大家一起,不抱希望地試試看。

再往後,在戰略會議上,我對高層和總裁說:可以給我定任何KPI因為我不知道能做到什麼,連討價還價的依據都沒有;我也不知道今年的媒體投入能帶來多少銷量,我可以根據Rationale給出一個估算,但說真的沒有任何一個數字可以被复盤。

入職278天,我並沒有什麼壓力。我覺得我把壓力都給了別人,讓別人目睹這個「什麼也不知道」的人在公司裡試試這個,搞搞那個。抱著「大不了走人」的念頭,爭論、頂嘴、吵架。這是在外企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能因為那時候的工作語言是英語,自知吵不贏吧。

攻略最後一條:

不要以為在江湖混就要變壞一點,永遠做一個正直的好人

而且不要怕別人知道,你就是一個正直的好人。

謝謝寶潔,告訴我並令我終身相信這一條。

m9.jpg

最後的最後,我要像感謝寶潔一樣感謝目前就職的這家公司,我的老闆們,他們一直在忍耐我的上躥下跳,支持我的“我也不知道”試驗,他們在踐行自己的諾言,承擔壓力和責任。他們確實是那種令我尊敬的、不扯淡的企業家們。

(本文配圖來自寶潔30週年廣州校友會現場照片)

資料來源:自微信公众号:红皮儿日记IDRedness_Notebook

FB :台灣品牌跨境加速器

https://www.facebook.com/zikudata

封面.jpg


【推薦學習】

經營跨境電商,並掌握存貨周轉等數據分析技巧
淘寶開店與SEO的操作
解析產品行銷上需具備的四大表現:辨識度、轉化率、復購率、傳播力
中國電商三個賣家必知的內容營銷玩法:微淘、直播及短視頻
6步驟讓你學會開直通車技巧,提高ROI

【RefLink智庫商學院】淘寶實戰課程-從0到1成功在淘寶開店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立即瞭解課程

螢幕快照 2018-08-29 下午2.11.53.pn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職場 中國 外企 民企
    全站熱搜

    品牌跨境加速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